央视《国宝档案》聚焦“海丝”中国符号片仔癀
83年前,1500包片仔癀与其他珍贵物资一道被海外华人华侨及时送到前线战场,于国家危亡之际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这一凝聚了拳拳赤子之心的爱国故事,在日前央视《国宝档案》播出的《华侨故事 — 雪中送炭为祖国》中被珍贵记录了下来。
据悉,二战期间的这场爱国募捐活动由印度尼西亚泗水中医公会发起。时任泗水中医公会的漳州同乡会长林庭槐在会上建言,将止痛祛毒的特效药片仔癀捐赠至前线战场,帮助解决药品紧缺的难题。翻开印尼泗水刊印的《中医汇刊》,可以看到一页印着捐款名单和数额,旁边的文字注明了当时泗水中医每个月固定捐款的数额。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医汇刊》上的这一段记载:“1937年11月29日晚,泗水中医公会将捐赠国内的第一批药品,装上轮船。其中,片仔癀足足有1500包。”除片仔癀外,另外还有硼酸、万隆丸、消毒油、外擦跌打损伤药酒等共计几十种药品物资。这些战场急需的药品物资装船运往前线战场,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如今,在厦门华侨博物院,仍然保存着当年海外侨胞为祖国捐款捐物的各种凭证,成为了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
作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片仔癀拥有近五百年的悠久历史,不仅伴随着先人闯南洋、拓市场,更因其独特的工艺传承和高优品质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创汇首位,成为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福建省首枚“中国驰名商标”,有着“国宝名药”“福建三宝”美誉。目前,片仔癀品牌位居胡润品牌榜医药保健品行业第三位;连续四年蝉联“健康中国”肝胆用药第一品牌,以288.96亿再居“2019年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位,更被评为2018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第10强,股票首批入选MSCI指数体系。
传承中药文化、创新国宝名药。浓缩了无数海外华人深厚家国情怀的片仔癀,将通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品牌内涵,不断优化集研发、生产、包装、物流、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更充分地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品牌价值,并伴随华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消费者获得幸福感、尽享健康生活。
